8月20日,《哈佛商业评论》刊发文章《放弃全球化只会伤害美国企业》。文章指出,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中美竞争将会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模式发生改变。但是全球化经济的基础,以及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会被动摇。
疫情虽未结束,但是推测它将如何永久改变世界的声音已是不绝于耳。病毒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加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一部分人预测,“去全球化”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趋势。
然而事实上,美国的跨国公司都清楚的知道,从长远来看,供应链“去全球化”和与中国“脱钩”只会降低它们的竞争力,无论对内还是对外。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商业去全球化,最终将会造成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无援,而企业回流对于提高供应链弹性,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美国最领先的科技公司无不依靠全球规模的销售和运营,以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比如半导体、超清洁柴油发动机和电子产品都需要高昂的研发经费。诸如英特尔、康明斯和苹果这类企业,如果不能在中国进行生产和销售,它们的全球领导地位将濒临崩塌。
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的行业几乎都是高附加值产业,而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并很可能持续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如果中美因技术竞争而互不开放,对于美国并不是好事。
绝大多数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都选择在当地进行生产和经销。最近的中美贸易关系已经证实,限制零部件的境外进口只会提高美国国内的生产成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测算,对华加征关税会使每个美国家庭损失620美元。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有所缩小,并非是因为企业回流,而是美国消费者整体减少了对商品的购买,而这其中也包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此外,美国公司在机器人等领域依赖于国外生产的廉价部件,这也反过来为美国的高附加值出口创造了条件。这些中间产品的全球贸易是一条宽阔的双行道。美国对外出口的中间产品几乎和进口的一样多。因此,限制从钢铁到半导体等中间产品的跨境贸易,只会提高各地的价格,对任何国家都不利。
中国正在积极地顺应全球化,推动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为“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提供支持,并拓展海外市场的投资和运营。
包括很多央企在内的中国跨国公司,都希望建立起完善且国际化的生产、研发、销售和运输网络,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企业正越发关注海外市场。
美国媒体将 “一带一路”形容为,以苛刻的条款向新兴市场客户出售大型项目。但事实上,“一带一路”有不少规模较小的项目,旨在与东道国在医疗保健、城市交通和其他基础服务领域进行密切合作——这无非是中国企业在寻求全球化的合理举措而已。
去全球化的支持者们,不仅低估了取代全球供应链的难度和代价,还夸大了成本和弹性之间的冲突。很多公司向国外寻求的是智力成果,比如波音787之所以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机型,是因为它的机翼和前机身来自日本,而日本掌握着独特的碳纤维工程技术。
跨国公司是善于适应新的国际环境的。除了增加在岸生产和储备之外,它们还拥有其他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手段。比如采用双重供应来源,额外开发一个与当前风险互补的供应商;比如敦促供应商设立更加灵活的工厂,来进行稀缺产品的生产;比如建立即时信息共享系统,以便更加迅速的识别和应对风险。更强的韧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成本管控,但确实需要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
归根结底,全球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并开发了企业的潜力。全球化并非只惠及中国人,因为美国每年出口价值2.5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个数字仅次于中国的2.8万亿美元。并且,美国的出口产品大多是高回报的,而且是整个经济体中表现最优良的那12%。
因此,不难看出,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会夺走我们最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