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26日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2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增幅较大。
数据显示,1-2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就整体的对外投资合作而言,中国境内投资者1-2月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同比增长1.8%,折合155亿美元,同比下降1%。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80亿元,同比下降9.5%。新签合同额21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
从投资结构来看,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数据显示,1-2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比分别为40.8%、15.1%、11.3%和8.9%。
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
此外,前两月中国对外投资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增多。数据显示,1-2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9%,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建设、一般建筑项目、通讯工程建设和石油化工项目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两月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万人,同比减少了2.9万人。截至2月末,中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计有77.8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航班、列车、船舶进行限制,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封城”甚至“封国”,中国对外投资将面临考验。
▲ 3月17日,在位于德国小城凯尔的德法边境“两岸桥”附近,警察对车辆进行检查。(来源:新华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所长严兵表示,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海外投资会带来较大影响。
他分析称,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1、2月对外直接投资占全年比重略超过11%,低于全年月平均水平,但一般从3月份开始对外投资就活跃起来,第一季度对外投资额占全年的比重约为20%。
他认为,各类防控措施预期将至少持续到3月底,这无疑将使得第一季度的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受到一定影响。而且随着国外疫情的迅速发展,疫情对企业在海外东道国的经营的影响将很可能由间接变为直接。
针对对外投资企业所面临困难,他建议从三方面着手应对:
一、将投资活动放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
目前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境外园区建有1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企业“集体出海、抱团取暖”,有效规避风险的投资平台,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境外经贸合作区可以为海外企业在第一时间建立防火墙,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这一点将更加凸显。
这也说明投资境外园区的企业还要继续做,海外园区对入园企业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这次疫情的发展也可能会让政府尽快再次出台境外园区的鼓励政策。实际上,在2015年相关的财政支持资金用尽之后,园区企业盼后续真金白银的支持已经盼了很久了。
二、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努力往价值链上方移动。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时,一个流行的观点是要通过走出去主动“打造自身的全球价值链”,改变被动“嵌入”的格局。从现实来看,虽然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都位居前三,但企业海外投资仍是点状形态,远未成链。
在现阶段,主动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实选择,况且融入并不意味着低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如果能往价值链上方移动,顺应国内更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的趋势或许将是双赢。
从长远来看,疫情和贸易冲突可能会加速中国经济向更可持续的过程转变,虽然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
三、积极利用近期出台的优惠政策。
例如,2020年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于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尽管上述规定更多针对中国境内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但是,如中国企业投资的境外项目受到疫情影响现金流出现问题,且项目的贷款银行为中资银行或其境外分支机构,企业可利用此类政策导向与中资贷款银行协商,争取更优惠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