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速递 » 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改造大有可为
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改造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 国际贸促会 发布时间:2019-06-11 10:48:49

在6月4日举行的中非经贸合作及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将对我国企业在非洲建设运营的2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污水处理、职业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动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将根据非洲国家发展的意愿新建设一批经贸合作区。此外,商务部也将研究,从政策上更好地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

钱克明表示,非洲国家迫切想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汇集了资源、集中了政策、提供了投资的公共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资金、技术的入驻。

“此次的升级改造是在总结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往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加上对非洲设施环境进行了进一步认真的考察,想更好地结合中国产业园的成功经验,为境外经贸合作区提供可借鉴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洪一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升级改造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利于促进中非经贸合作。经贸合作区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大平台,有利于加强两国企业交流合作、促进企业实现国际化、释放企业发展潜力。

“在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要在非洲升级和新建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和推动非洲工业化的重要平台。”钱克明表示,我国已经在非洲建了大约25个经贸合作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合作区已创造了约4万多个就业岗位,为东道国纳税近11亿美元,增加了一大批外汇收入,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一大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入驻经贸园区。西方的对外投资一般是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而中国的对外投资,除了一些大型公司之外还有中小企业参与,这些中小企业必须借助园区作为平台,有一个相对集中、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为他们提供投资的机会。

“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也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改造的意义。”王洪一分析,首先,合作区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合作区内电力和水供应不足、交通运输不够便捷畅通等;其次,随着合作区经营规模的扩大,相应的需求也在增加,比如过去区内主要是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更好地承接中高端产业,区内企业也在进行技术革新,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最后,当地的投资环境也有待提高,尤其是软环境,包括法律、税收、相关政策的实施落地,这些领域也需要不断地改善。

在王洪一看来,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升级改造,各方都需要为之努力。一方面,非洲国家需要进行更紧密的协作,更加积极主动地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中国需要把相应的政策落到实处,高效地回应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和中国整体的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