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经济走廊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大经济走廊将相关6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列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优先和重点对象,有利于打造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新格局。
回看五年多的发展历程,六大经济走廊的早期收获亮点纷呈,也因地区发展的差异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体而言,中巴经济走廊起步早进展快,22个早期项目中已经有10个项目完工,能源合作成效明显;中蒙俄经济走廊涉及地区顶层设计出台早、政治互信不断提高,口岸建设和能源合作是其特色,未来将向规则统一化方向发展;中国-中亚-西亚地区多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隧道为主,产业园区建设是亮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历史最久,陆上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已打造出了品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相对较为缓慢,但“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有“后来赶上”的发展势头。
在这六大经济走廊中,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经过亚欧大陆中东部地区,不仅将充满经济活力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更畅通了连接波斯湾、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合作通道。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经过亚洲东部和南部这一全球人口最稠密地区,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和人口、产业集聚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和在建的地区铁路、公路、油气网络,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到一起,让经济效应辐射至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地区。
中国一带一路网整理了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进展,以飨读者。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新亚欧大陆桥由中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经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俄罗斯抵达中东欧。它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经济圈的核心通道,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了路上运距2000-5000公里,比海运距离缩短了上万公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放在六大经济走廊之首,足见其重要性。
政策沟通多层次
近年来,中国与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多层次的政策沟通机制逐步形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基本以双边对接为主,稳步推动与沿线重点国家的多领域合作。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的首个双边合作规划。2015年5月,中俄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文件,同时双方在能源、交通、经贸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经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21个国家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中国和中东欧“16+1”合作水平逐年提升。
以打造中欧班列为目标,与沿线国家铁路合作机制不断建立。
2017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7国签署了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该协议被纳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国、白俄罗斯、俄罗斯等七个部门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奥地利铁路部门还成为了观察员,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机制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在国内,《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于2016年印发,完成了中欧班列首个顶层设计框架,并于2017年5月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
国际运输通道成效显著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建设成果当属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营。自2011年重庆首趟“渝新欧”班列开行,到现在累计开行了14691列,联通了中国62个城市和欧洲15个国家的51个城市,铺行的路线达到68条。开行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双向运输平衡,而且重箱率已经达到88%,货物品种不断丰富。2018年中欧班列运输的货值达到3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蒙俄经济走廊有两个通道,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国和俄罗斯;二是东北通道,沿着老中东铁路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中蒙俄经济带的建设对中国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拉动作用最为直接。
三方规划实现落地,常态化工作机制逐步构建
基于中国、蒙古国及俄罗斯三国之间良好的外交关系,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策沟通工作是进展最大的。2015年7月三国元首批准《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三国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并基于此在2016年6月正式签署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实现了经济走廊规划落地。该文件指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领域延续了早期确定的方向,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及互联互通、口岸建设和海关、产能与投资合作、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生态环保合作、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共七大方面。
同时签署的还有三国《关于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协定》等合作文件。201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正式签署经贸合作协定,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中蒙俄通道既是全方位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的重要通道,也是联通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桥梁。2017年3月24日,中蒙俄三国在北京召开《规划纲要》推进落实工作司局级会议。2018年4月9日,中国和蒙古签署了产能合作和关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合作文件,经济走廊工作机制逐步构建。
跨境基础设施连通性提高,但仍落后于发展需要
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形成了以铁路、公路和边境口岸为主题的跨国基础设施联通网络。
铁路建设方面:中俄之间,滨洲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第一标段建设项目获得俄政府拨款2000亿卢布(约30亿美元);贝阿干线和跨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也获得拨款200亿卢布(约合3.03亿美元)。中蒙之间,白阿铁路、长白铁路如期转线贯通。策克口岸跨境铁路通道项目已于2016年5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蒙两国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为不久的将来策克口岸贸易量大幅度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建设方面,中蒙俄完成了《沿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协定》的签署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三国卡车试运行活动。已建成中国境内与蒙古相连的四条公路;乌兰巴托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于2018年10月全线贯通;扎布汗省114公里公路即将投入使用、67公里公路建设启动中;巴彦洪格尔省129.4公里公路于2017年6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蒙古西部地区交通状况,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力保障。2019年,中俄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大桥将合龙通车。
口岸建设方面,中俄之间共有6个陆路边境口岸,其中四个主要对俄边境口岸承担了中俄间陆路运输货物总量的65%;中蒙之间的陆路边境口岸包括二连浩特在内共13个,九个主要对蒙边境口岸承担了中蒙货运总量的95%。从国内看,内蒙古已经建成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和策克四大口岸,全部实现年进出境货运量1000万吨。2018年,《策克口岸总体规划》《策克口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乌力吉公路口岸开始全面建设。
不过,总体来看,蒙俄两国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是其相对落后的局面仍未改变。贯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主要交通基础设施通道为二连浩特(中)—扎门乌德(蒙)—乌兰巴托(蒙)—乌兰乌德(俄),其铁路、公路设施均存在等级较低、运能不足的问题,三国的合作力度落后于发展形势的需要。
在产能合作方面,中国企业早已率先开展与俄罗斯的合作。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正式投入运营,管道输油量达到每年3000万吨;近期俄罗斯也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与中国石油企业交流频繁,阿穆尔气体处理厂就是保障中俄天然气供气协议东线的大型关键项目之一。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于2018年7月开始向中国供应液化天然气;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也接近尾声,将于2019年建成通气。
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各类平台稳步建设: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中俄互市贸易区都已全封闭运营,其中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已协议引进项目17项;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还在建设基础设施;满洲里、二连浩特边民互市分别于2016年6月、9月运行;策克、满都拉互市贸易区正在建设中。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向西经中亚至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经济走廊由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
政策对接与项目合作并重
政策文件的制定,不仅便利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更推动了贸易便利化、区域化经济的发展。2014年6月,中国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上提出构架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中阿“1+2+3”合作格局。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哈两国签署了政策对接合作文件。
截至目前,推进《中亚区域运输与贸易便利化战略(2020)》运输走廊建设中期规划有序实施;完成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制定、谈判、签署和生效工作;开展了与中亚有关国家国际道路运输协议谈判,签订《中哈俄国际道路临时过境货物运输协议》并组织开展了试运行活动。
区域合作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在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合作从能源到铁路,从园区建设到平台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