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速递 » 中国对外开放4.0版的标志:“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
中国对外开放4.0版的标志:“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
信息来源: 走出去智库CGGT 发布时间:2019-04-17 15:11:33

吉林大学刘雪莲教授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学术研讨会”做主旨演讲

走出去智库观察

近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委党校举行。在“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与两岸经社新融合”主题研讨中,吉林大学刘雪莲教授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当代欧洲台湾研究中心主任舒耕德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台商工作坊主任耿曙、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强、福建省商务厅自贸政策研究处杨智星副处长进行了深入讨论,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闽台研究院罗海成院长做了精彩点评。


吉林大学刘雪莲教授在“自贸区建设与两岸次区域合作”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将边境开放和自贸试验区政策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战略看,现在已经有了改革开放4.0版:改革开放1.0版是1978年-1991年,主要是沿海特区的“请进来”政策;2.0版是1992年-2000年的扩大开放,从沿海到内部全方位开放;3.0版是体制性的开放,就是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与国际接轨,这是“走出去”的开放;现在对外开放的4.0版,标志就是“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因此,自贸区建设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联合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自贸办主办,福建省法学会、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走出去智库和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等协办,福建自贸试验区研究院承办。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集团的专家学者共400多人参会。


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吉林大学刘雪莲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供关注自贸区改革的读者参阅。



要 点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1、边境地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敏感而且最有显示度的一个地区。过去主要是屏障,现在是中介的功能;过去是战场和危险地带,现在成为贸易最好的地方


2、次区域合作是大战略问题,可以维护周边稳定发展,可以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可以提升我们经济竞争力、影响力,也可以改善国内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的问题。


3、两岸关系当中的祖国统一问题是最大的政治,福建自贸区的建设离不开这个问题。




正 文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学术研讨会”现场


演讲人/刘雪莲  

吉林大学教授


关于自贸区的建设和研究,需要在更大的视野里去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关注自贸区建设;第二,自贸区建设和次区域合作的问题;第三,福建自贸区建设对两岸合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为什么要关注自贸区建设


为什么要关注自贸区建设?这个问题源于我多年对边境开放的调研。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之后,边境地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敏感而且最有显示度的一个地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地加大,这些年边境的发展变化也特别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吉林省发展的一个痛点是没有出海口,仅有一座桥,一边是朝鲜,一边是俄罗斯,没有到达日本海。而在中缅边界的瑞丽口岸,菜农甚至可以通过口岸去卖菜,这个边境就不仅仅是主权宣示,而是有更多自由交流的边境。另外霍尔果斯也非常有代表性,公路、铁路和输油管道都联通着国外。可以发现,这些边境开放之后功能都在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是屏障,现在是中介的功能;过去是战场和危险地带,现在成为贸易最好的地方。因此,边境已经成为一个独特区域,更多的是以经济为主导,甚至有社会性的重构,包括通婚、教育等。边境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进步性的共生关系,在这里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育、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都可以被广泛推广和接受。


十八大之后中国改革开放新举措首推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把边境开放和自贸试验区政策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战略去看,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来讲,可以说已经有了4.0版。改革开放1.0版是1978年-1991年,主要是沿海特区的“请进来”政策。2.0版是1992年-2000年的扩大开放,从沿海到内部全方位开放。3.0版是体制性的开放,就是中国以加入WTO为标志与国际接轨,这是“走出去”的开放。


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是4.0版,是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标志就是“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国4.0版对外开放,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国在周边主动布局,包括“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带来周边地缘环境的重组,这都是中国对外开放大战略的重要一部分。因此,自贸区建设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自贸区建设和次区域合作有什么关系


将一个国家放在国际关系环境里面去看,国家发展有几个主要层次:全球层次、区域层次、国家层次、次国家层次。这些年次国家层次的发展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层次,次国家层次发展的最主要关注点集中在由次国家政府,也就是地方政府为主导推动的次区域合作方面。


目前,次区域合作主要是在中国的周边展开。比较美国和中国的周边可以看出,美国的周边非常简单,没有大国的威胁。而中国的周边很复杂,有陆海,有大国也有小国,有各种文化和宗教的革命。因此,中国崛起和美国崛起的地缘环境完全不一样,中国崛起要面对的是非常复杂的周边环境。怎么使中国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实际上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很大的举措就是在周边的开放,用次区域合作的方式,带来周边的共同发展,来缓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次区域合作是大战略问题,可以维护周边稳定发展,可以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可以提升我们的经济竞争力、影响力,也可以改善国内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问题。因此,次区域合作更多的是开放性的合作,是多边主义的一种特征,而且内容广泛,自贸区建设就是在次区域合作大战略里面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


福建自贸区建设对两岸合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福建省最主要的地缘特点就是两岸关系。从地缘政治这个角度来看,就是台湾对中国未来的作用。台湾在中国沿海中心部,如果两岸关系处于分裂状态,中国的崛起始终是受制于人的状态。不仅是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中日关系和台湾问题,而且太平洋上的小国都存在台湾问题。而受制于人的大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崛起。


两岸关系当中的祖国统一问题是最大的政治,福建自贸区的建设离不开这个问题。因此,福建自贸区建设不仅肩负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任,而且肩负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任,任重道远。对于福建自贸区建设,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福建自贸区建设要继续从单方惠台制度设计向融合互动的方向转变,建设多元参与的开放性发展平台,避免一对一单独对台。


第二,福建省的三个自贸试验区要进一步差异化,以利于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不仅仅是经济的融合发展,还有体制创新和构建认同,建设两岸共同的家园。


第三,创造更多样的两岸沟通和衔接渠道,来增强两岸合作的连续性和务实性。


第四,在两岸产业互补性降低、竞争性增强情况下,可以增加第三方的参与,以此来稀释竞争。


第五,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包括通过法治化建设来增加信任度和安全感。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