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速递 » 亚投行开业两周年 已在12成员国开展了24项目
亚投行开业两周年 已在12成员国开展了24项目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16 10:32:38

2016年1月16日,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开业运营。在长期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开发领域,步入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虽是新生力量,担当与贡献却厚积薄发。

两年探索,芳华初见。随着库克群岛、瓦努阿图、白俄罗斯和厄瓜多尔4个成员于2017年年底加入,这家旨在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资金需求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经过几度扩容,成员总数增至84个。以国际开发机构前所未有的效率,亚投行已在12个成员国开展了24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资了一批财务上可持续、对环境友好、社会经济效益高且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项目。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成立亚投行,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区域乃至全球合作的倡议。亚投行的运筹、诞生与成长,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中国主张同频共振、交相辉映,顺应了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挑战的世界的发展需要,踏和着为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贡献智慧展现担当的中国步伐。

谈起这个刚满两岁的年轻机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对记者说:“亚投行的成立成长,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结合了近30年来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顺应了21世纪全球治理结构变革的潮流。”

“精干、廉洁、绿色”的活力

“亚投行的成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习近平主席对初生的亚投行寄予殷切希望。亚投行的正式成立与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纵观国际金融开发历程,原有的一些多边金融开发机构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也有许多长期被国际社会诟病的问题。而新生的亚投行则没有历史包袱,依托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治理智慧,以开放包容的合作姿态、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规范高效的专业精神,开创出国际金融开发的新路径。亚投行秉持“精干(lean)、廉洁(clean)、绿色(green)”理念,并区别于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将遵循“公开、透明、择优”原则遴选管理层明确写入章程。在具体项目投资中,亚投行也避免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主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在亚投行已投资的24个项目中,有16个都是和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联合融资完成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认为,坚持开放包容、与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合作的宗旨,亚投行一方面弥补了国际社会对原有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需求缺口,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各自画地为牢,各管一摊的局面,从而改善了国际投资开发的大环境,为国际金融开发合作提供了新的示范,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在投资方向上,亚投行与“一带一路”联动效应明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亚投行投资的24个项目多在亚洲,涉及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印尼等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个成员国。在项目选择上,亚投行关注基础设施与民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24个项目涉及贫民窟改造、防洪、天然气管道建设、高速公路与乡村道路、宽带网络、电力系统等方面,有效助力当地民生的改善。

一家“新颖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

一家由中国倡议,中国人担任行长,最大股东也是中国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是不是要完全按照中国一家的意图办?外部国家甚至一些亚投行成员都曾有过这样的担忧。金立群对记者表示,亚投行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运营。但这个国际标准不是西方标准,而是广泛吸收当代世界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吸收了近3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成长经验。

在筹建过程中,各成员国遵循多边程序,协力推进各项筹建议程,使亚投行在治理结构、业务政策、保障和采购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体现出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在两年的运营实践中,亚投行实行行长领导下的责任制,由董事会决定总体的大政方针,各个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执行,并引入了独立的外部审计,留下了清晰的民主决策印记。实践证明,亚投行不是“中国的银行”,而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标准多边金融开发机构。

刚满两周岁的亚投行,从组织架构到运营理念,无不体现着一个“新”字。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往往设有常驻在机构总部的执行董事会,亚投行没有设置驻在总部的执行董事会,实行扁平化管理、议事层级少、避免官僚化,这些因素使得新生的亚投行在过去两年实践中,体现出了项目成本低、反应速度快的优势。两年来,亚投行一方面完善组织机构、在全球招募工作人员,一方面在12个成员国开展了24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贷款总额42亿美元,带动200多亿美元的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亚投行还增加了对管理层的问责制度。金立群告诉记者:“我们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中,执行董事会不仅负责制定政策,还负责项目审批,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执行。一旦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管理部门没有审批项目,自然不负责任,而执行董事会代表各自国家或地区,也无法问责,这就造成了责任真空。亚投行则‘自找麻烦’,增加对管理层的问责制。这是与原有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一个不同,这一组织机构上的创新也是吸引众多成员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年来,亚投行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国际信用越来越高。截至目前,亚投行在57个创始成员的基础上,经过4次扩容,成员增至84个。2017年6月至7月,亚投行先后获得了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及惠誉的AAA信用评级,10月还获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零风险权重的认定。

着眼于共同发展的新“游戏规则”

“要想富,先修路”。在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这句来自实践总结的经典口号深入人心。

“中国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基础设施落后,拖累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积极利用内外资、民营资本等,经过不到20年的努力,我们建成了大量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在这一基础上,中国的发展使得7亿多人口脱贫。”金立群直言,“对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性领域进行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这就是根据中国的发展得出的一条发展经验,也是亚投行所秉持的发展理念。”

据国际机构测算,2010至202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达8万亿美元,年平均投资需求达7000多亿美元,而在原有的多边金融开发情况下,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每年仅为约100亿至200亿美元,存在巨大的投资缺口。亚投行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内外的互联互通,势必为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长久动力。倡议成立亚投行,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建设好亚投行,不仅是中国的外交成果,也是所有成员的共同收获,更是国际社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实践。“创建两年,运营两载,稳扎稳打。中国当然有政治追求,这个政治追求就是合作共赢。”金立群对记者说,“中国的诚意打动了世界。”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了世界的帮助,现在正是中国作出贡献的时候。”金立群认为,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正是在倡导一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新的“游戏规则”。经过两年实践,这套规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共识。国际社会正是冲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而来,正是冲着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而来。

亚投行顺利运营,“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议正汇聚起前所未见的国际共识,步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成为世界发展智慧的源泉。展望未来,世界期待着中国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