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鼠标,卡片就做好了,高科技就是方便!”日前,青岛百事通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孟楠展示了刚收到的通关操作员卡和企业法人卡,这两张业务卡是她通过青岛海关的“云”服务办理的。“海关通过实施通关无纸化改革,办事流程不断优化,等待时间和通关成本大幅缩减。”目前,青岛海关货物平均进口通关时间缩短为去年全年平均时间的3/4。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省事、省时、省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在贸易、通关、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贸易便利化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市场之一,进口额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10左右。今年以来,我国单月进口增速已连续8个月高于同期出口增速。
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
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进出口企业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
2015年9月4日,我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特命全权大使俞建华向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递交接受书,标志着我国已完成接受《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的国内核准程序,成为第十六个接受议定书的成员。今年2月,《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这是WTO成立以来达成的首个多边贸易协定。初步测算,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将为全球降低贸易成本14.3%。
“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协定》对推动我国外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协定》的生效和实施将便利各国贸易,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世界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同时,有助于推进我国口岸综合治理体系现代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实施通关一体化,压缩作业时间
通关,关键在“通”。作为进口的重要环节,通关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贸易成本。今年7月,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等一系列改革,确保“通得快”“管得住”。1—8月,全国海关进口通关时间为18.92小时,比去年全年缩短24.7%。8月份当月进出口双向通关时间均实现了比去年压缩1/3的目标。
“以往报关员要在多个窗口、部门之间往返,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好通关手续。”广东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杰明说,“‘全国通关一体化’‘通关无纸化’‘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为企业赢得了时间,带来了机遇。今年,公司进口额一下子增长了98%。”
北京海关推动北京市开展电子口岸升级改造,协助北京市口岸办等有关部门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建设。今年前8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进口1.18万亿元,增长超两成。
业内人士表示,海关通关一体化最大的亮点是设立了全国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在风险防控、税收征管等关键步骤实现了集中、统一的智能处置,最大限度压缩通关作业时间,提升了进出口企业的通关体验。
监管服务科学化,改善营商环境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进口商品质量的要求同步提升。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要求构建开放共享、共治联动的质量治理新局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供给。
“关键要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大职能转变力度,让监管部门由‘质量检验员’向‘质量监管者’转变。”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质检部门将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服务体系,优化检验检疫环节,鼓励优质特色商品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方面去繁就简,为外贸企业‘减负松绑’。”广州海关关长谢松介绍,目前该海关已有98项海关业务可以在线办理,电子支付方式缴纳税款率达94.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认为,我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不仅能更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也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