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极大推动了我国和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领域、不同层面上的深度合作。在科研领域,也催生出朵朵创新合作之花。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曾指出,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
构建创新合作体系
白春礼强调,充分利用中科院有利的国际交流优势和合作渠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科技内涵,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中科院着力构建了一系列促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体系和机制。
今年年初开始筹建的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简称“曼谷中心”),正是中科院顺应科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响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落实“率先行动”计划、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曼谷中心主任姜标告诉记者:“这是中科院第一个以促进国内外联动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目的的境外机构。其使命是促进院属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走出国门、深度融入东盟经济体,为建设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作出贡献。”
今年4月,曼谷中心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企业签署协议,建设“一带一路”国家农牧业发展引导示范基地,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的同时,将模式逐步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上最为关键的节点。姜标表示,“曼谷中心这一举措,将通过科学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将示范基地打造成有实物、有技术、有结果的立体农业‘展厅’,使其成为中科院向沿路国家和地区科技输出的样板工程。”
他希望未来的示范基地能为丝绸之路国家培养更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促进丝绸之路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曼谷中心还将继续配合“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点推动以研发为基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重大民生科技合作。
拓展科研的疆域视野
今年7月,中国和伊朗等国的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区域的中侏罗世地层发现了神秘的二趾型恐龙足迹。这个发现恰与中国中部的化石记录互相呼应,这说明在遥远的侏罗纪中期,中国和伊朗的地理隔离相对容易跨越。这一发现,对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的研究有很大意义。
伊朗处于连接中东、亚洲、欧洲的“心脏地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在这次合作研究中,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很直观地体会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帮助。”他们的研究区域位于伊朗边境,在那里遇到的军人和百姓,都对中国学者非常友好。
“我们时刻感受到双方政府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支持,对我们古生物学者而言,这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材料的来源。”邢立达说。
搭建平台,迎接挑战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曾指出,“一带一路”上的科技合作,需要通过平台搭建,让更多项目落地。
在此次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孙九林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过去讲‘一带一路’战略,现在我们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既然是‘建设’,就要落实到一个个国际合作项目上。”而每一项合作,都牵涉到不同国家政策、民族、环境、文化理念等的交流碰撞。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化的控制平台,供各国科学家交流合作,互联互通。”孙九林说。
在践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过程中,孙九林深刻体会到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我们跟俄罗斯合作的时候,人家拿来的材料都是俄语的。我们意识到,仅仅是熟练掌握英语,并不能为国际合作铺平道路”。
而沿线的诸多国家,使用着形形色色的语言(其中不乏生僻的小语种),遵循着千姿百态的文化风俗、政策法律,都给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除了搭建平台外,我们还亟须培养一批综合型人才,既懂科技合作的基本规律,又能有效解决国际纠纷。”孙九林说,“‘一带一路’早已不仅仅是我国提出的一个倡议,更是各个国家经过探讨所达成的共识。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项目推进,达成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