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单位动态 » 善用自然的能量——中广核阳江基地调研
善用自然的能量——中广核阳江基地调研
信息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9-20 13:51:34

  近日,新华社所属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阳江基地,深入探寻中国广核集团的发展密码,并刊发文章《善用自然的能量——中国广核阳江基地调研》

  原文如下:

  调研车队停靠在阳江核电基地观景台,映入眼帘的一句话便是“善用自然的能量”。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尹恩刚介绍,这是公司的品牌口号,凸显了“安全、绿色、创新、担当”的发展理念。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阳江核电基地,探寻中广核的发展密码。据悉,阳江核电基地是我国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其6台核电机组全面建成,是中广核核电自主化技术路线发展的重要成果。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广核管理的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5.87%。尹恩刚介绍:“核电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的特点,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及能源结构转型。”

  落实到经营业绩,中广核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59亿元,同比增长17.91%。尹恩刚表示,核电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具有边际成本低等优势,得到国家电力消纳政策支持,能够保障较高利用率。

  在“双碳”目标下,未来我国将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目前核电发电量在全国总发电量中占比较低。中广核将通过核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机组设备提质增效、核能技术科技创新等方式,助力全社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为底:低碳发展凸显蓝筹特色

  调研阳江核电基地,一路上可见环境实验室、环境监测站、观景平台、平堤水库水土保持涵养区等环保科普场地。阳江核电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近年来多次在阳江核电基地的海域出没。 

  阳江核电基地是中广核绿色发展的缩影。2023年上半年,公司管理的核电站总上网电量达到105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9%,按照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计算,在全国核电上网电量中占比53.25%。尹恩刚介绍:“这相当于种植约24万公顷森林,减少标煤消耗约3175万吨。”

  核电作为安全可靠、绿色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践行“双碳”战略、实现低碳发展的现实选择。截至目前,中广核管理9大核电基地、27台在运机组,并有9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

  为了充分发挥核电优势,国家和中广核的核电机组所在省区出台相应政策,保障核电多发满发。中广核也通过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式,争取更多上网电量。尹恩刚称,公司将持续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努力获取更好的销售收益。

  “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供应能力稳定和边际成本低的优点。”中广核阳江核电总经理赵福明介绍,当前正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关键时刻,公司核电机组除大修外全部保持满发状态。

  在核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中广核也积极推进绿色运营降低自身碳排放,统筹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尹恩刚介绍,目前,中广核已有5个核电基地,成为国内首批建立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核电企业。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主要成员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全覆盖。

  此外,中广核充分发挥核电清洁低碳优势,积极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方向。其中,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拟在广东联合打造大型核储互补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正在推进可行性研究相关工作。

  自主为魂:“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阳江核电基地是“一次核准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核电项目,赵福明向记者介绍:“阳江核电6台机组全面建成,是公司核电自主化技术路线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广核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起,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二代改进型CPR1000系列核电技术,应用在阳江1号至4号机组等项目。此后,中广核在CPR1000技术基础上实施31项安全技术改造,开发出具有三代核技术特征的ACPR1000技术,应用在阳江核电5号、6号机组等项目。

  目前,中广核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实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均衡、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能动技术与非能动技术的结合。

  “公司现在管理的在建项目已全面采用公司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华龙一号’。”赵福明介绍,今年3月,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防城港3号机组顺利投产。

  “华龙一号”已经先后通过欧洲用户要求(EUR)认证和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从技术角度具备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条件。赵福明表示,随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中广核将不断进行技术路线改进,确保在安全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性。

  为了不断提高发展能力,中广核在掌握三代核电技术基础上,正系统实施四代堆型、小型压水堆、燃料、智能核电等战略专项,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积极锻造面对未来更长远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公司将加快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持续加大核电技术自主攻关,以自主创新驱动业务持续增长。”尹恩刚总结,中广核将紧密围绕世界核能科技前沿,积极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加快推动核能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

  共赢为要:迎接核电增长新蓝海

  随着7月31日中广核旗下宁德5号、6号机组核准,以及8月26日陆丰6号机组核岛首罐混凝土浇筑(FCD),中国广核管理的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增至9台,总装机容量1082.8万千瓦。

  尹恩刚介绍,目前,中广核核准开工的核电项目,包括惠州核电、苍南核电等,并承诺在满足资产注入等条件下,最晚不迟于核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日之后5年内注入上市公司。

  中广核的上述动作具有示范效应。当前,我国核能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约5%,远低于约10%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显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10%。

  “核电可支撑电网消纳高比例的间接性可再生能源。”尹恩刚认为,提高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显示,安全高效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前提,清洁低碳则是核心目标。而核电具有清洁、稳定、高效、安全的特点,和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一致。

  “预计我国每年核准6台至8台核电机组,符合近两年国家审批核电项目的节奏和行业预期。”尹恩刚介绍,中广核的厂址储备充足,能满足当前核准节奏。

  面对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机遇,中广核具备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能力,协同效应明显,核电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其中,中广核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实现核电产业链的共赢发展,有力推进了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尹恩刚表示:“未来,中广核将继续围绕打造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持续完善供应商管理及协同机制,不断提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携手共促核电产业的繁荣发展。”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