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北部,有一个乡落位于两山之间的大草原上,名为“柯拉乡”,藏语意为“三块大草坝”。 4000多米的高海拔造就丰富光能资源,为这个藏区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
一年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在此开工建设。不到一年,扎拉托桑山大草原上逐光而列的光伏板鳞次栉比,化为一片深蓝色的超级“光伏海洋”。6月25日,经过中国电建建设者艰苦奋战,柯拉电站成功投产发电,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开工,便是一场大决战
柯拉光伏电站拥有多个显著标签。它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同时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首次将水光互补运行提升到百万千瓦级别。
项目地处川西高原海拔4000米至4650米的区域,其高处比拉萨还高近1000米。场址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0个标准足球场。项目装机规模100万千瓦,共分5个标段同时建设,全由中国电建6家单位总承包建设。成都院负责海拔最高的最大标段,约占三分之一的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并网发电,还 承担整个光伏电站的牵头工作。
在工期严重紧张、工程量巨大的现实面前,如果按照以往新能源项目建设流程推进,无法完成工程任务。主动求变,成为唯一选择。为此,超前策划,倒排工期,不断优化工序和措施,将任务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
“建设项目就是与时间赛跑,每一天都是不敢耽搁的,每一分都是需要争取的。”项目团队紧绷神经,在营地还没有建起来时就着手前期建设工作,并在附近租用民房作为临时驻地。
兵贵神速,开工即是决战。成都院项目团队一进场,设备、人员便持续投入。各项工作全面铺开,从开工到施工道路设计出来,仅花费5天时间,3个月完成关键设备线路设计。
2023年初,项目突降暴雪,整个山顶被大雪覆盖,影响工期约1.5个月,“本就紧张的工期再次被压缩”,这让成都院项目经理李涛昼夜难眠。为抢抓失去的工期,团队将工程设计之初的3个月“冬歇期”科学转化为“冬季施工大干期”,主动放弃节假期,春节期间不少人主动留下来坚守岗位,开足马力推进各项任务。
海拔高,斗志更高
“建设过程中遇见了许多困难,但是没有人叫苦、没有人退缩。”在一次汇报交流中,李涛谈起团队,声音哽咽,留下了感动泪水。
项目氧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紫外线辐射高出90%,还需要“抵御”瞬时风力8至9级的大风。成都院负责的最高4650米处建设,即使在七八月,也经常被大雪覆盖。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除了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过人意志。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英雄。在临时营地居住时,由于大雪封路,采买的厨房用具无法送至,厨师自己动手砌了一口灶,从村里借来锅具和天燃气,解决了十多个人的吃饭问题,被亲切称为“最牛厨师”。
营地初期用电从当地电网牵引,时常停电,并伴随网络中断。工作人员急需向后方发送资料时,就开车满山找信号。
超高海拔带来高寒。风力强、降雪多、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至零下30度,被子因呼出的热气结冰,天不亮人就会被冻醒。大家应战经验丰富,基本都参与过不少高海拔项目建设。缺氧高寒造成人机降效严重,团队视为最大“挑战”。
“成都院承建的是规模最大、面积最大、地形最复杂的标段,其中地块占比为92%,桩种类占比75%,支架种类占比83%。”施工经理沈南介绍。在简单的数字背后,建设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设备集中供货期内,采购人员赵忠鑫连续出差3个多月,飞行2万多公里,前往7个不同设备厂家开展驻厂催交工作。
示范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都院在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推动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结合建设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开展“党员先锋队”、劳动竞赛、岗位比武,发挥党员在创新创效、安全生产、进度质量、攻坚克难的带头作用,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
升压站设备调试期间,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采购人员孙立友阑尾炎急性发作。一名队友倒下,立马又有队友补上,确保了现场设备按时完成调试。
党员干部带头冲锋,以建设好世界级工程、服务“双碳”建新功为目标,助推高海拔区域新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既是铁军,更是创新者
“干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不能单纯靠规范给出方案,需要深入一线,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项目设总吴迪说。
吴迪驻扎项目160余天,从项目前期到实施阶段全程参与。像他一样的电建建设者,在柯拉还有许多,他们以现场为家,以项目为重。
扎拉托桑山地形复杂,沟壑交错,多种坡面相互衔接,如照搬以往设计方法,不能够满足柯拉需求。为此,团队一步一喘走遍每一角落,再针对不同地形选配适应的组件及基础类型,为采购设备节约了大量时间。
稳定的基础是光伏板矗立于强风暴雪中的关键。而完成工程量庞大的打桩任务,又是建设者们遇到的挑战之一。
由于昼夜温差大,土壤反复冻融,土层如“冻豆腐”一般,下面还有岩石碎块,打桩施工难度成倍增加。传统直接打桩,会造成桩静压后移位、无法压桩、桩变形等问题。团队创新研发“先引孔、再静压、后回填”工法,成功将原本疏松的土壤夯实、稳固。
面对高寒挑战,项目人员汲取成都院建设的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等众多高海拔项目经验,研究出“盖被子”的方法,指导施工人员给浇筑的混凝土保温,以避免巨大温差导致结构松散、强度不足等问题。
此外,在柯拉采用随太阳转动的智能支架,主动分析识别每天最佳“追光”角度,提升发电效益。
“工程不断推进,安全与质量需要时刻关注。”李涛说:“虽然进度极其紧张,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更要谨慎不能有任何差错。”长时间的坚守,时刻绷紧的弦,让李涛在柯拉投产前一周住进了医院。
可喜的是,在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柯拉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超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一项工程,众多效益
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惠一方百姓。电建人在建设时,始终秉持这一理念。
走进柯拉电站,不难发现光伏板更为“高大”,距地面高度超过1.8米。这样的高度,既可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又能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
为进一步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光伏+基础设施提升”“光伏+就业”“光伏+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带动民族地区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产生“光伏+N”的效益。
在柯拉建设前,藏民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靠放牧挖虫草维持生计,过着简单生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项目部尽可能多的雇佣当地建设人员。“以前,放牧和外出务工是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在家门口工作,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还学会了技术本领。”
柯拉一期建成后,每年发出的电量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但由于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性、间歇性,给电网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让它“稳定”下来,水光互补是很好的方案。柯拉发出的电,将接入两河口水电站,再“打捆”接入电网。
作为清洁能源的创新引领者,成都院普查规划了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资源超1亿千瓦,参与建设了众多项目。该能源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
中国电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能源建设优势,打造绿色高质“标杆工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奋战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造海”并“追光”,带来的不仅仅是光明。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精神,让“电建蓝”在雪域高原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