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凭祥市,位于中越边境,千年雄关——友谊关在此屹立两千多年。
从斑驳的城楼眺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中、越货车在关口进进出出。暮色四合,盏盏灯火照亮镌刻时光的城墙,夜幕之下,连绵山脉环抱璀璨明珠,在祖国南疆熠熠生辉。
凭祥从“一条路,两排树”的边陲小城华丽转身为中国与东盟的陆路黄金大通道,一代代人在这里耕耘、在这里奉献。
万家灯火守边疆,成立于1974年的“国旗巡线班”就是其中之一。
国旗
在凭祥市,大街小巷、村村寨寨悬挂国旗,表达边民深切的爱国情怀。有一面特殊的国旗,珍藏在“国旗巡线班”的陈列室里,虽然经历48年岁月沧桑,但鲜艳如初。“国旗巡线班”首任班长、退役军人张进同,这位童年时就跟着父亲从北京到祖国南疆来的耄耋老人,回忆峥嵘岁月,记忆如新。
上世纪70年代,在边境地区巡线,因为没有统一规范的着装,巡线时会遇到边防官兵查验身份。
“当时物资相对匮乏,大家一起想办法,怎么证明我们是中国人?”张进同回忆,“很快大家就达成一致意见,自己做一面五星红旗,带着国旗去巡线、去架线。”
张进同找来一块红布,让手巧的女职工用黄布绣上5个五角星,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时刻放在工具包里。
“走到哪里,我们都带着国旗,用国旗表明身份。”张进同说,“同时,看到国旗也给我们增加力量,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从那时起,他们一直保留这个传统,时间长了,“国旗巡线班”的名字就叫开了。
在“国旗巡线班”队员心中,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输电线路,还有神圣的国土和亲密的战友。1983年,傅金荣从驻守凭祥的边防部队退役,回到老家桂林全州工作。
每年清明,傅金荣都会信守约定,回到凭祥给6位战友扫墓,添一捧热土,祭三杯新酒,难忘大家的音容样貌,也难忘为国守边关的铮铮誓言。
有一年,他为战友扫墓,在返程的路上,看到自己和老班长曾经一起战斗过的边境村屯还没有通上电,贫穷如黑夜笼罩着村寨,傅金荣如鲠在喉。
他一直在找机会回凭祥工作,“边关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去守着牺牲的战友,也想为边疆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1992年,国务院批准凭祥市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凭祥从战争前沿转身为开放前沿,需要大批人才。
傅金荣说服了父母,带着妻儿,时隔8年多,重回凭祥,成为“国旗巡线班”的第三代班长。
传承
五代“国旗巡线班”传承家国情怀,像一盏盏灯,照亮边疆。
1992年,21岁的邓一强面临着转业的两难抉择:一边是父母希望他能回到全州老家,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一边是上世纪90年代边境地区转入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人才。
在一次学习中,他听到老党员何国安的事迹。何国安曾在战争年代立下一等功,之后在凭祥发电厂工作,后来还被水利电力部授予劳模称号。邓一强深受鼓舞,毅然选择留下来建设边疆,加入“国旗巡线班”。
传承是刻在血液里的。彭永进的父亲是“国旗巡线班”老巡线人彭敏杨。上世纪70年代,父亲每天背着枪走出家门那“高大的背影”,给彭永进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部队退役后,彭永进在父亲的影响下,毅然加入“国旗巡线班”这个光荣的集体。
他们一腔热血、义无反顾投入新的“战斗”。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但当时,凭祥全市只有3条供电线路,必须快速建设匹配经济发展、人民需要的电网。“国旗巡线班”要面对的困难,后人可能难以想象。
他们一边面临工期的压力,一边面临关乎安危的难题——边境地区遗留了大大小小的雷场、雷区。傅金荣等党员主动请缨:“我们是这里的老兵,雷场、雷区情况我们都熟悉,拉线工作让我们先上!”
在雷区作业前,他们会在安全的地方,插上国旗。张进同想起往昔,依然热血沸腾:“把国旗竖得高一点,远远就看见了。看到国旗,我们在心里就有了底气。”
他们和排雷部队一起外出作业,踩着脚印,通过麻绳抛线、绕路拉线等方式越过雷区。在异常艰难的岁月,大家带着柴刀开山辟路,背着锅驻扎深山,一去就是几个月,用行动践行誓言:“国旗飘在哪里,电就通到哪里!”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经历了穿越枪林弹雨送电、跨越雷区架设电网、三轮农网改造升级,“国旗巡线班”见证、参与了凭祥电网的华丽蜕变——总长850多公里的电力线路,串联起凭祥各个口岸,以及大小村屯等各大用户。2018年,凭祥市建成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提前两年达到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目标。“国旗巡线班”依然每天带着国旗去巡视维护供电线路、抢修复电。
多年来,“国旗巡线班”人员更替,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而新人们的“第一课”,就是带着国旗去边境密林巡线。“年轻人只有理解了我们带着国旗巡线的意义,才真正明白我们身上的责任,融入我们的集体。”“国旗巡线班”第四代班长温贤文说。
责任
“国旗巡线班”现有员工13人,其中党员5人,退役军人4人,主要负责凭祥镇和友谊镇14个村委、5个社区111个自然屯的供电任务,以及边境线上的10千伏及以下线路、设备的巡视维护工作。今天的边境线早已恢复安宁,但他们很少与他人诉说穿林场、夜复电的不易。
他们管辖的线路中,有28座输电铁塔在荆棘密布、通讯信号微弱的无人山区,而且按照规定,无人机等科技设备不能在边境线上使用,所以他们只能徒步巡线。像35千伏凭浦友I、II线,是浦寨、弄怀和友谊关一带边境地区的供电“主动脉”,全长9公里,有8.1公里要穿过无人的边境山区,两基铁塔直线距离只有200米,但实际上要翻过两个山头,走上两三个小时。
“他们有的人被毒蛇、山蚂蟥咬伤,有的还差点被野猪夹夹伤脚,但他们从来不抱怨。”广西电网公司崇左凭祥供电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秀峰说。前些年,该局党委考虑到邓一强的孩子年幼,为方便他照顾家庭,特意把他调到管理岗位。可到新岗位工作还不满1年,邓一强又请求回到班组。
在一遍遍丈量边境线路的路上,他们也在散播爱与善意。17所边境学校的孩子最喜欢听“国旗巡线班”的亲身经历,每月的电力科普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距离中越边境不到一公里的隘口小学校长钟绍智说:“他们通过自身工作经历和正能量,潜移默化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梦想的树苗,是非常好的榜样。”
在边境村屯,有从全国各地来办厂的老板,有越南籍的技术工人,有世代扎根的边民。每次巡线路过,和他们打招呼的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有广东话,有本地话……老百姓的温暖回应,是他们夜以继日工作的动力。
2019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落户凭祥,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友谊关是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在全国率先实现全信息化智能通关。
“不间断供电是智能通关的关键,一旦停电,成百上千的车辆、人流出入境受影响。”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唐雁柏说,“依靠坚强电网,还有‘国旗巡线班’的随时护航,保障了口岸的正常运转。”唐雁柏记得有一次,“国旗巡线班”在检查口岸配电设备时,细心地发现配电房里有小动物出没,就主动上门,连续一周帮边防检查站监测配电房设备电流、电压、温度、噪音等运行参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友谊关从未因供电问题影响通关,我们真的特别感谢!”
徐秀峰说:“‘国旗巡线班’有非常强烈的国家荣誉感、集体使命感,由他们负责口岸、保税区、自贸区等重要区域的供电任务,很放心。”
一条路,一辈子。“国旗巡线班”的成员们每次在傍晚时分路过中越边境的凤尾山山顶时,他们都会望向山下,因为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万家灯火照亮夜空,这是他们眷恋一生、守护一生的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