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这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新华社图
这十年来,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万米深海沟,到C919大型客机完成取证试飞,再到渐次升空的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这十年来,一大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企业达到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实现翻番,制造业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毫无疑问,十年间,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的历史性机遇,提出制造强国战略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纲领性文件。
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是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具体而言: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在制造强国战略指引下,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乔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首先是制造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近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其次,主要领域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如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
此外,乔标认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持续攀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与此同时,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不仅如此,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工业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有了全面提升,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中高端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王伟举例说,比如汽车,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78亿辆大幅增长到当前的超过3亿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续航里程、操控性能、充换电便利度、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品牌和价格上也有了更多选择。
再比如手机,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2.7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手机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使用体验都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加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近年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从创新体系看,全国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从创新成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乔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其次,针对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我国实施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逐步恢复和完善;针对工业基础薄弱问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针对装备制造短板,实施重大装备创新工程,为各行业升级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
“正是遵循问题导向的原则,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突出难题。”乔标说。
第三,坚持市场主导是根本要求。“实践证明,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两个都不能少。”乔标认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同时,要发挥政府在新兴产业保护、技术研发支持、市场需求培育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不足”。
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乔标认为,重点需要补齐三类短板: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仅要创造更多单项技术和产品,更要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产业基础能力短板。要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瓶颈,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基础体系。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短板。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我国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制造业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工信部数据显示,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加快建成,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
在制造业绿色化方面,通过持续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强调,“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赵刚认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较快,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了海尔、美的、潍柴、三一重工等全球智能制造水平最高的“灯塔工厂”,也造就了犀牛制造、红领西服、娃哈哈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不过他同时强调,目前,我国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不足;二是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不足;三是工业软硬件技术创新性不足。
在赵刚看来,下一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建设工业互联网,推进消费侧和供给侧双向互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相互协同,构建制造业数字化产业生态。
其次是建设工业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加强数据要素在生产中的投入,推进工业生产中的数据要素汇聚、流通和应用,开发工业数据产品,挖掘工业数据价值。
此外,赵刚进一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还要加快工业软硬件技术自主创新,推进集成电路、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在工业软硬件中的应用,发展3D建模、多学科优化、复杂工况工业分析算法等工业软件技术,提升工业软硬件的自主可控能力。
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最突出的表现是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
截至2022年8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接近44.7万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与此同时,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共识。根据工信部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的基础领域。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服务部处长尹晓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次被提及是在2016年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中,从一开始,专精特新“小巨人”就被赋予了工业强基的内涵。
尹晓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培育认定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要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应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2022年工信部发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明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
“工业强基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尹晓萌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更是体现了“专精特新”工作的显著成效。
尹晓萌直言,在当前环境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量质齐升,发挥了“补短板”“填空白”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制造强国的“生力军”,也能够引领带动更多的优质中小企业参与国家工业强基工程。
尹晓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表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除了聚焦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外,还要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包括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产权保护,完善公平的市场环境,畅通企业的维权渠道;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建立容错机制,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等。
尹晓萌还指出,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的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包括促进创新载体建设,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
此外,还要构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机制。
尹晓萌进一步向记者强调,任何创新都建立在资本积累之上,因此需要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